解保胜——创新技术的传播人
所属分类:专家风采   信息来源: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  关键字:解保胜   发布时间:2020/11/02

解保胜——创新技术的传播人

 人物小传:解保胜,男,1965年12月生,山东单县人,中共党员,研究员。1988年从东北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工作,历任所耕作土肥室副主任、主任,梧桐河农场科技副场长,水稻所副所长、所长等职务。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,研究的课题《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研究》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、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、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、省第三届十佳和谐家庭奖、省农垦总局劳动模范、垦区第七届十佳公仆等荣誉称号。

 他是“寒地稻魂”徐一戎先生的弟子,是徐一戎创新技术的传播者,更是徐一戎先生精神的践行者,他近30年从事水稻栽培研究,为垦区水稻事业发展做出了默默无私的奉献,他就是黑龙江省级领军人才梯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(水稻栽培)学科带头人解保胜研究员。

潜心水稻科研,推广创新成果。他作为徐一戎的弟子,28年持之以恒,潜心于水稻栽培技术的研究。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,他不畏艰辛,长期深入科研生产第一线,大力推广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技术。力求在创新中求发展,在发展中求突破。他是一位执行力强、凝聚力大的科研工作者。他带领的水稻研究所科技创新团队,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,先后攻克了一系列寒地水稻栽培领域的技术难题,诸多成果已遍布黑龙江。他凭着卓越的领导才能,主持、执行、参与完成了国家、省、部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,在研课题6项,其中研究的《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》已成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的主推技术之一。 2016年他借助现代科技进步的成果,对传统水稻生产进行全面升级,突破了寒地水稻智能诊断技术并以手机APP软件的形式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,使寒地水稻栽培管理更精准、更便利。主持参加的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——《东北寒地稻区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;主持和参与的《寒地稻田振捣提浆插秧节水栽培技术研究》《寒地水稻特优品种超早生产技术研究》《寒地水稻旱作技术研究》三大项目为总局重点项目。鉴定、验收课题10余项,其中主持的国家科技计划(粮丰二期)“黑龙江粳稻春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”2016年6月已通过科技部验收,该项目累计示范推广粳稻面积7887.91万亩,经济社会效益显著。主持研究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“水稻优质高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与示范”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专家组鉴定,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;主持的自选课题《寒地水稻优质高产生产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》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鉴定,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他在主持国家《科技入户》《高产创建》项目活动中,依据寒地水稻栽培技术理论,多次向农垦总局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议。作为主要研究人员,他先后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,其中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、二等奖各1项,黑龙江省重大效益贡献奖1项(省长特别奖),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:获发明专利2项,实用新型专利2项,参与发表论文10余篇、著书2部。

为了让水稻科研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,解保胜身先士卒,带领水稻科研团队,常年奋战在水稻科研生产试验与示范推广的第一线,结合科研课题与项目面向垦区和全省水稻生产服务,在生产中全心全意为稻农服务,坚持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。针对寒地水稻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考察调研,准确掌握课题研究方向,为垦区水稻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。作为所领导,他十分关心年轻科技人员的成长,殚精竭虑地制定人才培养措施……在他的带领下,这支科研骨干力量深入垦区70余个水稻农场及地方各市、县,深入开展水稻高产创建联合攻关、科技入户,院、场、县、乡共建,送科技下乡等活动,通过现场培训、田间指导,利用广播、电视、媒体及网络等多种形式,建立快捷、方便、有效的科技服务体系免费为水稻种植户服务。

解保胜为垦区水田农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,他不辞辛苦地奔波,长年累月地讲课,足迹踏遍了水稻农场的田间地头。春去秋来,寒来暑往,田野间印上了他执着的身影,台灯下映出了他坚毅的面庞,培训班里回荡着他沙哑的声音。2015年6月上旬,八五四农场几位水稻种植户种植的几十公顷的水稻,出现了稻苗不同程度受害的情况,几位种植户非常焦急,解保胜得知这一消息后,立即带领相关工作人员,从佳木斯驱车直接赶到八五四农场几位种植户的水稻田地头,亲自下水田取样并进行水稻田现场观察。经过现场调研,解保胜得出的结论是水稻田封闭除草剂的使用不当,加上特殊天气的影响,造成了秧苗药害。解保胜指导几位面色焦急的种植户,不要过于担心,首先,尽快排干稻田内灌溉水,灌入新水进行洗田,叶面喷施缓解稻苗药害的相关制剂,尽快促进受损秧苗发新根,同时,加强肥水管理,促进水稻分蘖发生,尽量争取利用一些高位分蘖提高产量。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讲解,几位种植户算吃下了一颗定心丸,对解保胜不辞辛苦赶长途为农户解决问题的精神所感动。

解保胜去八五八农场进行项目中期调研的时候,农场领导说:“解所,你满脑子的好主意、好点子、好办法,要是能给我们农场职工每个人都讲讲那该多好啊,那我们场水稻产量就会更好了。”由于解保胜常年在农场进行技术服务,但是因为农场种植户很多,地域很广,所以,正常来讲,技术服务主体部分只能覆盖到各管理区技术员级别。为了满足八五八农场的要求,经过协商,在八五八农场的田间地头,使用农场电视台的摄像设备,解保胜站在池梗上,进行了累计1个多小时的讲解,从苗床管理讲到本田标准化操作,从健身防病讲到收获贮藏,非常详细地进行了讲解,在讲到关键时期时,会重复并加强语气,提醒观看节目的种植户注意。

解保胜很少发脾气,但是,有一次,2013年,某农场邀请他去进行育秧技术培训,当他到达现场后,先看了看这个场的育秧基地,当看到有若干种植户不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整地、摆盘、苗床管理等操作后,并且秧苗已经出现生长异常现象,解保胜在现场当时就发了脾气,指着违规苗床对农场相关人员说:“像这样的违规操作,就应该取消生产资格!”解保胜发火,是因为他看到,本该好好的秧苗,因为不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得了病,最后受损失的是谁?是广大的种植户。生气是因为发生了本可以避免的事情。在解保胜的带领下,全所科技人员每年为农场授课近500学时,受训人员3万余人次,为龙江大地的粮食丰收,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持。

助推科研升级,拓宽合作空间。解保胜不仅敢于创新,而且战略眼光独到。他先是在所里开辟了生物技术领域研究项目,接下来就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技术合作机制,并积极搭建水稻技术研究的制高平台。为了让水稻科研达到新的高度,他深思熟虑,积极向上级建言献策,成立了“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院士工作站”“黑龙江省寒地水稻工程技术中心”“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——北大荒分中心”。聘请袁隆平、陈温福两位院士进站工作;与陈温福院士合作,加速寒地超级稻育种研究,开展了超级稻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。与袁隆平院士的合作已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,加快了寒地杂交粳稻新品种的选育,建立了寒地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体系,培育了寒地杂交粳稻组合。该合作不但开创黑龙江省垦区杂交水稻的先河,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同时与扬州大学合作开展粮食作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,该项目执行以来,各项阶段性任务指标完成顺利,有望按时结题验收。十几年来,解保胜与其他专家一起,针对寒地水稻品种特点,将旱育稀植“三化”栽培技术、“叶龄诊断”栽培技术、优质米生产技术、寒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、寒地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综合组装,形成了寒地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及优质高产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。在寒地水稻叶龄诊断栽培技术原有基础上,他借助现代科技进步实现了传统水稻生产的全面升级,形成寒地水稻智能诊断技术并以手机APP软件的形式进行大面积推广。

他主持推广的叶龄诊断栽培技术,累计推广应用3亿亩,平均每亩增产53.6公斤,每亩增收237.5元,累计增收稻谷85.7亿公斤……有效解决了寒地水稻优质、高产全程机械化作业。他努力地完成着徐一戎生前交代给他的“一定要将垦区的水稻事业发展壮大”的嘱托,将徐一戎先生的水稻栽培创新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农户,让农户增产增收,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徐一戎精神,默默地为垦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农业可持续发展奉献着青春与热血。


Copyright@2000-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: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
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 制作维护 
联系方式:情报所(0451-55399367) 院办公室(0451-55399306)
黑ICP备11005260号建议使用IE9.0以上浏览器或兼容浏览器 分辨率1920*10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