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国疫情防控决战和开展备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,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于省元书记2020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,进一步加强垦区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力度,2020年4月4日—6日,在植保所所长穆娟微研究员的带领下,植保所“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贴项目”项目组成员一行4人,风雪兼程,克服各种困难,对项目实施农场(五九七农场、军川农场)基点地块及示范户进行实地考察和一对一技术指导。本次行程中,项目组成员严格按照科学院党委防疫要求,加大疫情防控意识,严格要求自己,进入各场区正确扫码、配合测量体温,交流培训时保持人员安全距离,全程配带口罩。
2020年植保所主持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贴项目“寒地稻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及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”本年度示范推广技术内容是依托植保所主持的国家级项目“三江平原稻区化肥农药智能机械化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”和“种子、种苗与土壤处理技术的集成与示范”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。项目计划在五九七农场应用推广“旱育壮苗防病技术”70栋育秧棚,预计移栽面积4200亩;军川农场应用推广“水稻恶苗病防治配套新技术”的种子达17.5吨,预计移栽面积4000亩;此外,项目组还计划在两个农场分别示范推广“化学肥料减施增效技术”达1000亩和1100亩。
当前,正值水稻浸种,育苗的关键时期。为确保技术落实率,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效果,项目组成员深入催芽车间、育秧棚与示范户进行精准对接,对涉及的问题进行面对面、一对一的培训。为提高示范户信心,确保示范推广质量,项目组还特别针对“化学肥料减施增效技术”与农场工作人员、示范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和重点答疑,使相关人员从根本上理解该技术“减肥不减产,节本反增收”的原因,彻底消除示范户的疑虑,并认可该科技成果。同时,项目组还对示范户和周边农户发放了相关学习资料,从而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,他们可起到示范带头作用。
此外,项目组成员在深入育苗基地过程中,还对发现的问题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现场交流,及时提出解决方案。还与种植户建立了微信群,以便于技术交流,并受到农场及当地领导和种植户的一致好评。农场及当地领导评价项目组的到来,是一场真正的农业及时雨,现场解决问题效率极高,有效的保障了水稻春耕生产。项目组此行也为本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(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供稿,撰稿:李德萍,摄影:冯世超)